天天观速讯丨中国电商围攻亚马逊

时间:2022-11-22 20:50:51       来源:砍柴网

历经多年坎坷起伏,跨境电商这块万亿蛋糕,再次吸引了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目光。

10 月 17 日,一款叫做 TEMU 的购物应用登顶了美国 APPstore 免费购物应用榜单第一,超越亚马逊和 SHEIN,引发了全网关注。

这款应用来自于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其上线美国市场仅两个多月,但俨然已经在美国市场立住了脚跟,拼多多也在跨境电商领域初战告捷。有消息称,Temu 正筹备在加拿大开站,下一站或是西班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字节跳动方面,除了 TikTok 直播电商还在不断烧钱扩张外,其先后上线过快时尚品牌 Dmonstudio、独立电商平台 Fanno,又在 9 月推出了新的快时尚独立站 IfYooou,一直在不断试错当中。

早已入局跨境电商的阿里也已经 " 蠢蠢欲动 "。新上任的蒋凡今年对海外业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布局,两次增资旗下电商平台 Lazada,还公布了 OKKI" 独立站 " 解决方案,释放出要重振海外业务的信号。

被认为没有电商基因的腾讯,在跨境电商领域成功投资了 Sea 旗下的 Shopee。Shopee 近两年发展迅猛,目前已经超过阿里的 Lazada,成为东南亚流量排名第一的电商平台。

可以说,在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涌入了如此多的互联网巨头,而跨境电商业务之于互联网巨头们的重要性,也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国内人口数量逐渐触顶,下沉市场的互联网流量红利也逐渐殆尽,国内电商已经进入激烈的存量竞争——去年三季度阿里出现了 10 年来首次 GMV 同比下滑,去年 11 月电商行业的 GMV 亦出现了 20 年来首次月度同比负增长。而跨境电商却是疫情以来为数不多的逆势增长的赛道。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还是向资本市场讲述新故事,出海都是互联网巨头们的绝佳选择。电商巨头们的出海,正在掀起新的高潮。

01 逐渐升温

SHEIN 的成功在国内跨境电商历史上前所未有。

回顾过往,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出海历时已有十余年。十余年间,虽然跨境电商的总出口额实现了十分可观的增长,但整个出海产业链并不完善,行业内多是散兵游勇式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也较为粗放。

彼时,国内电商平台们仍有市场红利可以挖掘,因此对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布局并未投入太多资源,而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

典型的代表就是阿里,其旗下的速卖通从 2010 年就开始运营,2012 年开始跨境零售业务,且接入了阿里的 1688 工厂资源和淘宝卖家资源。但在经营上却一直是不温不火。

虽然速卖通经营覆盖超过 200 个国家,但根据阿里去年底公布的数据,速卖通的 GMV 仅略高于主要在东南亚 6 个国家展业的 Lazada,月活用户数甚至低于 Lazada。

不过像速卖通这种相对 " 佛系 " 的态度,近几年开始逐渐变化。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支付、物流、仓储、广告投放等出海相关产业链渐趋成熟,出口跨境电商行业越来越趋向于品牌化、精品化,对于海外市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出口跨境电商赛道增长迅猛,正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达 1.44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24.5%,虽然出口电商受到海运费上涨,亚马逊封店等一系列影响,但其仍保持了高速增长,足见市场的活跃程度。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快时尚跨境电商公司 SHEIN 的极强的 " 示范效应 "。

借助国内成熟的供应链和体系化的互联网打法,SHEIN 成功打入海外市场,营收规模在过去 3 年间翻了数倍,估值一度达到千亿美元。

据报道,2021 年 SHEIN 的 GMV 达到了 200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其 GMV 突破了 160 亿美金,同比增速超 50%,已经超过了 ZARA 的母公司 Inditex 集团。

可以说,SHEIN 的成功在国内跨境电商历史上前所未有,它为国内跨境出口电商行业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也让国内的电商巨头们看到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可能路径。

无论是拼多多的 Temu,字节跳动的 Dmonstudio,还有新近推出的 IfYooou,都被业界认为是对标 SHEIN 的产品,也能看到相似的风格与打法。

02 冲向欧美

独立站的胜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跨境电商领域,外贸商家主要通过入驻亚马逊、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但速卖通的 "" 落寞 " 和 SHEIN 的成功,宣告了另一个业务模式——独立站的胜利。所谓的独立站,是指电商公司另辟门户,开设独立域名作为电商平台,从而自主完成营销、推广、售卖等行为,脱离顶流电商平台规则的束缚。而 SHEIN 不仅采取了独立站模式,且在 2021 年转型做平台之前,其一直采取自营模式。

一个独立站能够做到 200 亿美元 GMV 和 1000 亿美元市值,这在中国市场上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中心化电商平台,如淘宝 / 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上购物,而极少有去品牌官网或官方 APP 购物的习惯。

而在SHEIN 最大的目标市场美国,消费者的网购习惯则截然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头部电商平台——亚马逊,其规模远超任何竞争对手,采取的是自营与第三方并举的路线,约等于是美国的 " 阿里巴巴 + 京东 "。而除 eBay 外,排到第二到第十名的平台基本上都是自营平台。甚至苹果官方网店都能够在美国零售电商市场排名第四,可见整个市场的分散程度。

这种欧美国家的消费习惯给了头部独立站相当大的发展空间:SHEIN 的崛起从根源上得益于这种消费习惯和消费环境。

除此之外,采用自营模式的 SHEIN 可以深入供应链,对于设计、生产环节的系统接入、数字化改造,从而更好地打磨产品,赢得消费者,其具备更高的竞争壁垒。

相比之下,全品类的中心化跨境电商平台更多的只是链接有货的供应商,经营的重点更多集中于获客、人货匹配、履约等维度,而产品更多是站在中国消费者角度设计与生产,难有出色的客户体验。随着市场信息越来越对称,这种模式的空间也被逐渐压缩。

目前,全品类的跨境出口 B2C 平台主要集中于中东、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地区基本落后于国内的经济和电商发展水平。想要赢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即使是平台化的模式,也亟待业务上的创新与变革。

以拼多多旗下的独立站 TEMU 为例,在供给端,拼多多采用了 0 佣金的方式招募全品类商家,但卖家无定价权,主要由拼多多定价销售,然后以供货价与卖家结算。这既不同于亚马逊等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模式,也区别于 SHEIN 自营品牌的模式。

03 论持久战

这场跨境电商大战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消耗战。

正如兴盛优选引发了社区电商的创业潮,拼多多引燃了下沉市场的创业潮,SHEIN 的成功也在激发一场互联网巨头的跨境电商布局浪潮。

考虑到跨境电商业务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各大互联网巨头不菲的实力,这场跨境电商大战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消耗战。

对此,就连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 " 师傅 " ——段永平都表示看不透。他在雪球论坛上表示,"Temu 挑战 Amazon 可能性不大,但在某些细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有可能的。我依然看不懂这个商业模式,没办法想象五年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目前来看,包括 SHEIN 在内,跨境电商巨头玩家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与挑战。

SHEIN 方面,去年试水三方平台业务并不顺利,而自营业务未来也势必会受到字跳、拼多多、阿里等玩家的挤压;想要维持高增速并不容易。

此外,SHEIN 早期的快速崛起,虽然得益于吃到了 Facebook、Pinterest 等多个平台的早期流量红利;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其对服装供应链的整合。前者的红利已经难以再现,但后者供应链模式并非首创,也并不存在多高的技术门槛,会被竞对所模仿。

字节跳动方面,虽然拥有 TikTok 巨大的流量池,但却没能解决好供应链问题。目前,其在跨境快时尚领域的前两次尝试 Dmonstudio 和 Fanno 都已失败告终。有业内人士指其更注重销售前端事宜,而忽视了供应链能力。而内部的 " 赛马 " 机制更是导致了资源的分散。

拼多多被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是 SHEIN 最有可能的挑战者。TMEU 登顶了美国 APPstore 免费购物应用榜单第一也是个不错的开局,拼多多方面也为该业务计划了不菲的预算(未来一年的投放预算可能会超过 70 亿)。

但是TEMU 的当前热度很大程度来自于不菲的拉新补贴,能否吸引用户留住和复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少媒体也表达了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和快递速度的不满。

至于阿里,海外业务去年底被阿里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和国内零售、云计算享有了同等的地位,重视程度已然升级了。

2022 财年,阿里国际商业亏损 14.18 亿美元,意味着其对跨境电商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但与新玩家 Shopee 的竞争并不轻松。两家企业目前都在亏本换市场份额,竞争十分激烈。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哪个互联网巨头都难以挑战亚马逊的位置。亚马逊在欧美市场的中高端线上购物占据主导性地位。为了保证配送时效,其在过去十几年间持续建设仓储物流,这保障了其出色的服务体验,形成了自身的核心壁垒。

而出海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们,无论是产品定位、市占率还是物流服务,都与亚马逊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流量红利和预算支持作用衰减之后。

04 写在最后

绕开国内统一采买、国外找代理的传统的服装制造业模式,也脱离了亚马逊、沃尔玛等中心化平台的束缚,通过独立站直接面向用户,SHEIN 用极致的供应链能力抢走了 ZARA 等巨头企业的市场,实现了跨境电商的一次超级升维。

跟随 SHEIN 的步伐,互联网电商巨头们也正在展开新一轮的升维之战,这场战役关系到巨头企业的新业务增长点,也关系到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对于国内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也是上规模、精细化、品牌化的一个契机。

像服装一样,很多传统赛道也有被品牌化、互联网化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互联网电商巨头们入局跨境出口电商有望带动这一趋势,让更多中国品牌打败更多的 Zara 们。

来源:钛媒体

关键词: 围攻亚马逊 中国电商 最新消息 科技资讯挖掘 高效读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