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将门创投以及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共同编纂的《食品行业科技创新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结合安全、健康、绿色和智能等四大行业发展趋势,立足新一代IT技术、先进制造、现代生物学、前沿化学和新材料学,首次从成熟程度、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等实用维度,紧扣行业痛点和挑战,全面、系统、综合梳理了当前主流、前沿的13大食品行业创新科技,以及可应用于食品产业链的9大场景,为食品企业开展创新场景探索、尝试与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南,对食品企业创新实践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在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稳中向好、大众对食品的营养健康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食品行业需要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和研究开发更多、更好的营养健康食品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而这些都需依靠科学和创新。”
(资料图片)
近些年,伴随全球食品需求的深刻变化,中国食品行业已经进入依靠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来自科技部的信息显示,中国食品行业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势头喜人。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也指出,中国食品行业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到2025年,中国食品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取得一批国际公认的创新成果,原始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在此背景下,白皮书总结了13项驱动食品行业跃迁式发展的前沿技术。其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扩展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IT 技术正推动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电子感官和科学检测仪器、3D 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则助力食品产业的自动化升级;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营养组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促进了新兴食品品类的开发;各类新材料的应用则在推动食品领域环保与健康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CTO沈强表示:“作为关乎人民生活品质和健康安全的关键领域,安全、健康、绿色是食品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现代生物学和前沿化学等学科与食品安全交叉融合,创造出了诸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细分领域。该白皮书从场景落地、商业价值、数字智能等角度综合梳理了食品行业的主要创新科技路径,特别是合成生物学、营养组学等细分领域未来可期,值得科技投资者持续、重点关注。”
13项食品行业创新技术的成熟程度与商业价值矩阵
注:该图由白皮书编纂团队绘制
为探索新技术在食品领域的落地应用,自2017年起,中心便发起了“全球食品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五年来,创新平台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共346个初创团队和企业的技术方案,其中有80个入围项目获得了与全球食品和零售行业商业领袖交流并获取宝贵建议的优先机会、以及与沃尔玛及其合作伙伴进一步探索商业合作的潜在可能,继而加速其技术方案投入市场的进程。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柴跃廷认为:“创新平台推动了食品科技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与合作,促成了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的、有发展潜力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的形成、落地与应用推广,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基于五年来通过创新平台积累的创新实践经验,白皮书总结了近年来食品企业重点关注的9大创新场景。在场景选择方面,立足食品行业供应链,以场景创新和业务赋能为导向;在场景分析方面,紧扣业务痛点,对潜在可行的技术路径充分对比;在场景落地方面,筛选和梳理了22家典型企业进行重点介绍。面对食品价值链从农场到餐桌四大核心环节中产生的食品安全合规与风险管理上的挑战,这些创新企业从通信、传感、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路径切入并进行创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9大食品行业创新场景与重点企业
注:该图由白皮书编纂团队绘制
作为曾深度参与创新平台项目、并持续推进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企业代表,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生产研发群总处长曹永梅博士表示:“消费者对食品的诉求已从基础的温饱转化为身心灵的享受和对自我认同的追求,而令人安心、放心和美味的食品能舒缓食用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选择什么样的食品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这需要透过食品行业整体朝向高质量发展来实现,创新和科技则是最重要的手段,借由不断的创新打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更好地增加企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透明度、质量监管和标准控制,从农场到餐桌让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安全无虞基础之上,不断的满足消费者多姿多彩的食品需求。”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高级顾问华智伟表示:“我们编纂这份白皮书并发起全球食品创新平台项目,正是为了提高认知、分享洞见,并加速有影响力的食品创新方面的协作。这份白皮书可以作为一份路线图,用以激励有远见卓识的人士和食品行业去创新。”他还表示,希望食品价值链各方能够参与到食品科技的创新中来,通过更紧密的创新式协作,共同构建着眼未来的食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