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酱”日系造假几十年,对鞠躬致歉“免疫”的用户转向中国制造_天天热资讯

时间:2023-06-05 10:49:35       来源:电科技

40年前,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日系车企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在“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XX车”的自信中,纵横中国市场数十年的日本汽车却因为一项接一项的质检造假事件,“工匠文化”的遮羞布被一点一点扯下。

近日,日立安斯泰莫公布的关于2021年底披露的刹车及悬挂系统质检造假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生产的22种产品中部分产品造假行为可追溯到40年前。

尽管这并非日系车企第一次为造假问题“鞠躬道歉”,但过长的时间跨度依旧令消费者感到震惊,向来以“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制造顷刻变成泡沫,日系车企不断发酵的丑闻又会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


(相关资料图)

40年造假超2亿件,“躬酱”再次致歉

2021年12月22日,日立安斯泰安公开承认其两个工厂生产的零部件在试验和检查过程中存在造假行为。随后,日立安斯泰莫对全球140家工厂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公司生产的22种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铁路车辆零部件和工业用零部件,日本国内11家工厂及美国、墨西哥、泰国、中国工厂(各一家)均存在相同的检查及报告造假行为。涉及的客户范围大约四分之三是日本市场,其余则来自海外。

相关产品涉及汽车、摩托车、铁道车辆、工业等领域69家企业,具体包含汽车的刹车及悬挂系统、铁路用阻尼器、产业用阻尼器等,出货量超过2亿件。除了没有实施定期试验、虚假报告试验结果等问题外,还发现了未经客户批准变更设计规格等不当行为。从1983年1月到2023年4月,部分产品的不当行为已经持续了约40年。

据悉,日立安斯泰莫由日立和本田集团旗下的四家汽车零售制造商合并成立。其中,日立持66.6%的股份,本田技研工业持33.4%股份。

日立安斯泰莫总裁兼CEO柯睿思带头鞠躬致歉,而在此前不久,丰田全资子公司大发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接连披露两起质检造假行为。4月28日,大发工业公告显示,旗下四款车型丰田 Yaris Ativ、Perodua Axia、丰田 Agya 和一款未公开的产品,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存在造假行为,涉及约8.8万辆小型汽车。

5月19日,大发工业向外界承认,该公司生产的两款混合动力车型在车辆侧面碰撞试验中存在违规,原本应该分别提交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试验数据,实际却把副驾驶座的数据作为驾驶座数据提交给了日本国土交通省,涉及车型包括在日本销售的大发Rocky 和丰田Raize混动车型,累计销售数量超7.8万辆。

于是,丰田会长丰田章男也上演鞠躬戏码,并表示大发汽车出现的测试安全问题,证实属于不当行为,而安全是汽车最重要的事情,这种行为绝对不可接受,属于背叛用户的行为。因此,对全球用户和涉及问题车辆的消费者深表歉意。

仅一个月内,日系车企便出现多起造假丑闻,且时间跨度以数十年计算,涉及的不当行为与消费者行车安全息息相关。低下头鞠躬容易,可抬起头正视问题却不那么容易做到。

无召回打算,蝴蝶效应渐显

日立安斯泰莫并没有召回产品的打算,理由是其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所设定的标准非常严格,留出了充分的余地,即使存在造假行为,“安全性和性能没有问题”。大发则已停止了相关车型的出货和销售,至于已售车辆并无后续。

这么看,日系车企只是短暂鞠了一躬,并没有正视多年来不断偷工减料、造假违规的问题。仅2021-2023年,不到三年时间,媒体便已报道多起丑闻。

2021年2月,日本曙光制动工业株式会社承认,该公司于日本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中,有114327项质检数据存在造假行为,最早造假行为可追溯至2001年1月;2021年8月,日本国土交通省关东运输局表示,在2019年6月17日审计时发现近两年的时间里,丰田旗下全资子公司Toyota Mobility Tokyo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雷克萨斯车辆的检测,伪造了565辆车辆的检验数据;2022年8月,丰田汽车子公司日野汽车生产的大型和中型卡车引擎被曝出油耗和尾气排放测试存在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相关车型的产品认证被取消,受影响车辆高达56.7万辆。

这还只是近两年发生的事,时间线再拉前更是罄竹难书,日系为何屡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数据显示,汽车工业占到日本整个工业产值近40%,占日本经济总体量8%。日本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超过60%是汽车和汽车配套企业,一旦汽车产业衰弱,日本经济便会受到很大影响。日本汽车工业市场份额及利润被压缩,为维持其市场竞争力,部分企业选择 “造假”来欺骗消费者。

柯睿思致歉时坦言,“不当行为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缺乏合规理解和资源,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将成本和交付时间置于质量和合规之上。”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造假行为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不过“躬酱”们或许忘了蝴蝶效应,造假行为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影响的便不会是几年时光。

首先,日本制造业的“工匠”光环失色,安全性能遭遇信任危机。钢材强度造假、隔音棉减配、制动器造假等一系列车身关键零部件存在的偷工减料,关乎消费者生命安全,绝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留出了造假余地,安全性能没问题”就能打消其顾虑。何况日系制造业向来自诩精良,长年的“打脸”行径已严重损毁品牌形象,信任一旦崩塌再建立便难于登天。

其次,没赶上新能源的日系车企,出口量恐怕会再度受挫。从过往案例不难发现,每次丑闻波及的地区都包含国际市场,每次道歉影响的也绝不仅日本本土。2022年,日本汽车出口量约350万辆,虽居于全球第一,但同比减少8%。加之,日系车企在新能源发展缓慢已是众所周知,燃油车和相关制造工艺陷商誉危机,电动化又赶晚集,这必然影响其销量。

此消彼长,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11万辆,同比增长54.4%;德国汽车出口量261万辆,同比增长10%。中国汽车出口量去年就已超越德国,并逼近日本。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也挤占了日韩企业的市场份额,日企的造假操作对中国来说,或许是另一种机会。

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上升,中国制造崛起

2022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额超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整车出口601.66亿美元,同比增长74.7%;汽车零部件出口8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7.5%。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呈逐年走高态势,特别是2021年以来,年均增幅在70%以上,2022年出口额达到509.25亿美元。

这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实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7%和93.4%,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集团中中国占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占6席。可以说,中国在新能源方面赶了个早集,技术能力获得了海外市场认可。

近日,德国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从汽车电池到汽车软件、芯片等诸多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都走在全球前列,欧洲汽车企业需要向中国同行学习,中欧双方协作努力,才能实现共赢。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国产化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工信部数据,我国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时/公斤。中国纯电车型的续航价格比约为21公里/1万元人民币,而国际车型的续航价格比普遍约为11公里/1万元人民币。

中国动力电池不断向海外输送,今年2月,宁德时代表示已接受美国福特公司合作邀约,将为其在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并就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

就连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近期也对媒体表示,中国车商在软件定义车辆领域取得飞跃式进展,“超出我们的想象”。他直言:“我们已经落后了。”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日本一季度汽车出口量为95.4万辆,同比增长5.6%。今年一季度,中国在汽车出口量为107万辆,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产业用数据证明了自我崛起,日本式微则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抢占更多空间。

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包括俄罗斯、美国、墨西哥、英国、比利时等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国家。零部件方面,2022年中国关键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其中亚洲居首位,出口额132.97亿美元,占比36%。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伴随着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走向海外已是题中应有之义。“躬酱”日系若想扭转局面,不止需要道歉,更需要做出切实的改变。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喜欢评论Tags:躬酱日系造假免疫中国制造

猜你喜欢

东南亚疫情导致日本车企减产百万辆,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再次被凸显

扒下康巴赫炒锅的德国画皮,中国制造商品应早日拥抱民族自信

从印度抵制“中国制造”看中印两国在科技与制造业上的远见与短视

关键词: